國際商品市場大跌 是否拉響熊市“警報”? ——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證券頻道
        國際商品市場大跌 是否拉響熊市“警報”?
      2010年06月03日 10:11 來源:金融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在剛剛過去的5月,商品市場出現了自雷曼兄弟倒閉之后的最大跌幅,涵蓋了18種工業(yè)原材料的《商務期刊》工業(yè)商品價格平滑指數5月大幅下滑57,這為華爾街早些時候作出的全球經濟復蘇將推動銅價、原油等商品價格攀高的預測打上問號。被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視為經濟風向標的銅價在5月下滑7.4%,為今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而工業(yè)包裝使用的粗麻布今年以來價格下滑了9.7%,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時9.9%的跌幅僅一步之遙。

        分析人士認為,5月商品市場大跌與歐洲債務危機惡化密切相關。曾經準確預見到2008年商品市場大跌以及今年商品市場走高的奧斯卡格魯斯父子公司策略分析師邁克爾表示,目前歐洲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施壓的過程才剛開始。首先,雖然在希臘債務危機影響到歐元區(qū)金融市場穩(wěn)定的情況下,歐盟5月宣布了一項高達萬億美元的救援計劃以阻止歐元和歐洲國債的下滑。但是作為救援計劃的一部分,歐洲各國不得不采取縮減開支的計劃。歐洲實施的財政削減計劃可能會抑制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需求,同時也會降低歐洲在汽油、鋁以及鋼鐵的需求量。

        此外,分析人士還表示,歐洲現在的財政緊縮風潮可能會抑制該地區(qū)的經濟復蘇,甚至有可能會波及到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復蘇。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qū)制造業(yè)指數從4月的57.6下滑至5月的55.8,而美國供應管理學會表示,美國制造業(yè)指數將從4月的60.4下滑至5月的59.7。因為最新數據顯示歐洲失業(yè)率攀升,6月1日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1歐元兌1.211美元,這是自從2006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除此之外,歐洲債務危機惡化也會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減弱。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表示,對16種商品期貨投機性凈多頭持倉最近3周內已經下滑33%,這是自今年2月9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安淮_定性是最大的問題,”考德威爾投資管理公司表示,歐洲債務狀況以及其他因素將影響商品價格,人們擔憂這些將帶來經濟放緩,而這種擔憂在短期內難以消散。

        5月份工業(yè)商品價格平滑指數的大跌可能為商品市場熊市的到來拉響警報。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執(zhí)行董事拉克絲罕蒙·阿楚坦表示,工業(yè)商品價格平滑指數比期貨市場指數能更清楚地發(fā)出供求信號,因為該指數追蹤的商品中過半數沒有在期貨交易所交易。早在2008年10月前后,雖然經合組織預計美國當年經濟增長可能會達到1.1%,但該指數卻同比下滑56%,創(chuàng)下1949年以來最大降幅,預示了此后出現的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吧唐分笖档南禄诟嬖V我們,全球工業(yè)增長正在逼近頂峰,眼下可能就是!崩私z罕蒙·阿楚坦認為,未來市場不得不接受一個放緩的事實。

        馬克爾經紀集團公司主席菲利普表示,原材料價格可能會再下滑10%,因為歐美經濟正處在通縮的初端。而這將導致涵蓋19種商品期貨的路透杰富瑞商品期貨指數從今年1月6日的高點下滑22%,并推動市場進入熊市。路透杰富瑞商品期貨指數在5月降幅高達8.2%,為18個月來單月最大降幅。他表示其正在削減大部分商品期貨的頭寸并且購買黃金。此外,美國銀行—美林也表示,商品價格將持續(xù)惡化。而夏洛特北卡羅萊納州銀行5月25日將下半年原油價格預期從原來的每桶92美元調降至每桶78美元。多恩農業(yè)服務公司5月18日也表示,未來谷物價格將下滑14%,截至10月至每蒲式耳3.25美元。

        不過,也有一些市場人士存在不同看法!笆袌稣诘凸澜洕娴牧α坎⑶疫^度夸大歐洲債務危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高盛分析師杰佛里表示,現在市場下跌正是買入的好時候。而弗里波特-麥克莫蘭銅金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理查德也表示,盡管其對全球經濟的信心“存在不確定性”,但該公司認為“一些市場的需求正在改善”并且正在采取步驟提高銅產量。(記者 莫莉)

      參與互動(0)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